天在亮。
\n
有晨光翻過錚錚青山。
\n
這是一九九六年的一個早春。
\n
那個象征著萬物生發的驚蟄已經不再遙遠了,廣遼的中國大地上,刺骨的寒意卻遠遠還沒有散去。
\n
西北方的千裡祁連,風雪依然,但在東南方那座橫斷山脈下的煙波小城,江川紫雲鎮的山水之間,肥沃的土壤已經在喜鵲的聒噪聲中日漸解凍,道路兩側,日漸茂盛的青草和江川市最大的民營企業——愛華電子生產基地,在薄紗般的霧氣中若隱若現。
\n
它是勃勃生機的。
\n
在晨光中隱現於錚錚青山!
\n
張雲起踏著這個清晨薄紗般的霧氣,和秘書楊瑾、愛華電子元器件公司總經理劉明一起乘車穿過紫雲鎮的漫漫山野,前往日新月異的愛華電子基地。
\n
這麼早趕到這裡來,張雲起是想提前了解一下基地的生產情況,再和劉今石就愛華電子采購飛利浦核心元器件的事情進行談判。
\n
去年雙方達成了一份協議,三個月,愛華電子采購了二十萬套飛利浦的芯片供貨量。這次劉今石瞄準的是要和愛華電子達成全年度超百萬套的飛利浦CDM12係列機芯采購訂單。
\n
這筆訂單價值將達到三到四個億!
\n
這也絕對是中國影碟機市場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訂單,雙方自然都極為重視,劉明作為這件事的牽頭人,都是直接向張雲起打電話匯報,在車上他又把昨天的情況向張雲起介紹了一遍。
\n
昨天晚上劉明已經接待過劉今石一次,張雲起不在,自然不會涉及到這筆價值幾個億的巨額合同的核心問題,所以雙方談的還是比較融洽的。
\n
眼下飛利浦總部那邊已經明確要擴建上海的元器件生產基地,提升機芯產能,隻是這個產能到底攀升到什麼程度,他也不清楚,可能飛利浦那邊也想先行匹配愛華電子的具體需求,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擴大產能意味著飛利浦看好中國市場,也意味著他們極度渴求將大額目標訂單轉化為生產訂單,以規避未知的市場風險。
\n
在當下影碟機機芯尚未陷入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飛利浦想擴大產能以應對未來前景廣闊的市場行情,愛華電子作為機芯采購商,而且是巨額采購,某種意義上已經占據了談判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受製於人,請求飛利浦供貨傾斜的角色。
\n
「索尼那邊是什麼情況?」張雲起聽完劉明介紹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索尼。
\n
在愛華電子成立之初,索尼就是愛華電子的元器件供應商和技術合作單位了,愛華VCD產品的伺服係統與糾錯功能還是基於索尼ROM格式進行全麵改進的,雙方在技術領域合作很深,而且索尼還有一層更重要的身份,在解碼芯片供應鏈上是C-CUbe的競爭對手,在機芯領域則對飛利浦威脅最大。
\n
張雲起還隱約記得前世飛利浦和索尼為了爭奪新科的影碟機元器件訂單,鬥得你死我活。
\n
劉明說道:「目前我們和索尼正在合作開發「靈犀1號」控製軟件,攻克VCD影碟機使用中的死機問題,希望能夠趕上進度搭載在愛華電子新一代影碟機產品上,另外還有就是數字音頻技術和數字視頻技術研究與開發方麵的合作,索尼的激光頭和光學組件這些元器件以高精度、高可靠性著稱,我們也一直在采購。當然,索尼也很想賣機芯給我們,但是他們的機芯有一定的缺陷,糾錯能力相較飛利浦CDM12係列版本的機芯要差一些,但他們願意提供底層技術給我們。飛利浦可就霸道的多了,CDM12係列對我們中國市場隻願意提供標準化型號,沒有技術支撐,導致我們不能自主優化糾錯功能。」
\n
張雲起點了點頭,從劉明的話裡麵就能感受到飛利浦與索尼的競爭之間的差異性,二者之間是「規模化」與「技術溢價」的對抗:飛利浦希望通過低價機芯和本土化生產占領市場份額,成為行業「隱形霸主」;索尼以高精度組件和技術捆綁維持市場地位。兩者的競爭確實加速了中國VCD產業的爆發,但也導致本土企業陷入了深度「組裝依賴」,為後續產業升級埋下隱患。這一競爭模式在往後多年仍在中國消費電子領域反復上演。
\n
張雲起說道:「有一個問題,飛利浦不願意提供技術支撐,意味著我們不能夠自主優化影碟機糾錯功能,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n
劉明想了想,說道:「現在我這裡能夠想到的策略是,通過外掛解碼芯片『打補丁』的方式優化糾錯功能,但是這會極大增加成本和故障率,導致機芯壽命縮短。還有一個隱患就是,外掛解碼芯片必然會遭到飛利浦極力打壓,對方很有可能實行斷保策略。所以如果僅僅是為了糾錯這一個優點,搞出這麼多負麵隱患,會不會有點得不償失?」
\n
張雲起點了點頭。
\n
他沒有反駁劉明的看法,但不代表他認可劉明的看法。
\n
當前正版VCD光盤定價高昂,1996年初大概在100元\/張左右,相當於普通職工月工資的1\/3,而VCD盜版光盤正處於爆炸式發展前夕,港台走私二手光盤生產線已經進入內地,一條生產線輕輕鬆鬆日生產2萬套,但張雲起了解到的是,眼下盜版光盤還需要30-50元一張,這個價格相對普通老百姓也是奢侈品,消費不起,導致VCD影碟機機芯糾錯功能的重要性還沒有真正凸顯出來,沒有被國內影碟機廠商真正重視起來。
\n
等到盜版片價格進一步跌落,尤其是到1997年以後,光盤成本降至1.5元\/張,批發價3-5元,零售價8-10元,市場因此徹底爆發,那些廠商就會意識到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中國盜版碟片便宜,備受普通小老百姓歡迎,但普遍存在劃痕、偏心等等問題,這就意味著消費者要求VCD具備「超強糾錯」的功能。
\n
這是未來中國影碟機市場最核心的需求。
\n
毫無疑問,自1996年中後期,VCD糾錯能力的高低,將決定哪家廠商能夠引領中國影碟機市場,然而,受製於人的是,作為中國影碟機行業機芯的主要供應商,飛利浦的機芯糾錯算法是基於正版光盤設計的,供應國外市場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難以滿足中國盜版片的需求,更加要命的是,飛利浦拒絕為中國廠商提供技術支撐。
\n
在這種情形下,後知後覺的廠商們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的特殊行情,隻能夠外掛解碼芯片,如老美ESS公司的ES3207芯片,強行修改飛利浦原版機芯的糾錯邏輯,增強糾錯性能,但同時也導致了影碟機成本和故障率增加,機芯壽命縮短。
\n
另一方麵,飛利浦也對此極為不滿,指責中國廠商的這種做法是濫用技術,並以違反技術規範為由拒絕保修,中國影碟機商家和飛利浦之間的關係因此進一步惡化。
\n
對於張雲起來說,教訓就在眼前,他不願意重蹈前世中國影碟機廠商的覆轍。這次和飛利浦談判的成敗,這個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是最核心的因素。
\n
想著這些,奔馳抵達了愛華生產基地。
\n
張雲起下車後,時間尚早,天邊的日出將出未出,他抬手看了眼時間:「劉今石什麼時候到?」
\n
劉明回答道:「九點。」
\n
張雲起說道:「今天要讓劉今石感知到索尼的存在。」
\n
想了想,他又加了一句話:「重點是這件事還要做的刻意一點。」
\n
******
\n
PS:明天會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