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書吧
  1. 69書吧
  2. 其他
  3. 大明鶴來堂佚案錄
  4. 第六章 案發
設定

第六章 案發(1 / 1)


夜裡下了場暴雨,次日無話。

到了第三日上午,小金掌櫃將將卸了門板把鋪子開張,突然沖上來幾個家丁模樣的漢子,有個上了年紀的老漢,惶然問道:「你可是小金先生?」

小金掌櫃向來信奉的是和氣生財,拱手道:「正是在下,不知老丈有何指教?」

那老漢自報家門:「小老兒是狀元坊何家的管事何鍾,先生可知曉我家大爺去了何處?」

「何家大爺,何秀才?」小金掌櫃楞了楞神,「他不是早回家了。」

鍾叔道:「我家大爺前日說出門訪友,當天沒有回家,還以為是在哪裡耽擱了,昨兒還是不見人影,倒有個街坊說前日看見你們在張家老店吃麵,故此特來問你。」

小金掌櫃有些發懵,道:「這事蹊蹺,我與何秀才前日確實在張家老店吃麵,之後就各人歸家了,何秀才怎得沒有到家?」

見鍾叔沒頭蒼蠅一般,小金掌櫃安慰鍾叔幾句,提醒他何家廣有地產,幾處別莊都得去問問有沒有人知情不報。

他自己也打發店裡夥計去四處找找,然而何秀才從此再無音信,就此失蹤不見了。

何家找不到大爺,告到縣衙,懷疑是小金掌櫃謀財害命。

縣衙傳小金掌櫃去過堂,小金掌櫃自問清清白白,麵無懼色就去了。

因正印知縣去省府公乾,問案的是本縣四老爺王典史。

由苦主何家先訴,何家大奶奶是嬌滴滴的官家小娘子,自然不宜上堂,何家人丁單薄,代表她出麵的是管事鍾叔。

鍾叔便把何秀才中秋節後一日出城訪友,街坊劉二郎親眼見,當日下午何家大爺與金家書畫訪的小金掌櫃同在張家老店吃麵的事說了一遍。

之後何秀才再未歸家,何家懸賞線索。

有本縣老戶三人,目睹何秀才與小金掌櫃那日上午辰時(早上七點)左右騎馬出西門,兩人目睹當日午後申時(下午三點)左右,小金掌櫃獨自騎馬進西門,去的時候是兩個人,回來隻有一個,何秀才極有可能被小金掌櫃謀害了。

小金掌櫃連聲喊冤,遂把與何秀才一同去硯山長樂村葉尚書後人家訪畫,沒有遇到主人,回轉縣城,在郊外張家老店吃麵,然後各自還家說了一通,實在不曉得何秀才為何失蹤了。

說著說著,小金掌櫃回憶到一些細節,便向典史老爺稟明:「小人突然回想到,那日何秀才曾對小人說起,他極愛長樂村那一帶的鄉野,以後要去那裡住住,作些畫兒。會不會何秀才悄悄地隱居在那裡也未可知?」

這個線索比較重要,王典史委派了班頭老李去長樂村叫地保署理辦案,何家也派了兩名家丁陪同,這事得細細訪來。

金家書畫坊是縣裡有年頭的老鋪,交了鋪保,便也不羈押於他,囑他隨傳隨到。

過得一個旬日,九月初一清早,小金掌櫃正端坐在店堂裡犯愁,這些時日他吃不香睡不著,買賣都無心做了。忽然一隊公差進來將他按倒在地,用鏈子鎖了拖起就走。

「官爺,這是乾甚麼?」小金掌櫃惶然。

領頭的公差冷笑一聲,道:「都是上峰的命令,別怪弟兄們不講情麵。」

街衢不遠的地方,有個人影伏在高處,偷偷瞄著金家鋪子中發生的事,然後走到小巷深處,不久,一輛馬車急急駛出,往城門而去。

再到堂上,王典史跟上次像換了一幅麵孔,疾言厲色道:「大膽刁民金福友,你是怎麼謀害本縣生員何秀才的,還不如實招來。」

小金掌櫃竭力喊冤,回道:「小人上次堂上所說,句句都是實話。小人與何秀才並無怨仇,為何要謀害他。「

王典史哼了一聲,傳人證上堂。

一名灰布老者堂前跪下,道:「小民是長樂村甲長金大雷,長樂村共有民戶九十六戶,小民每戶排查,近月來並無外來二十許書生模樣的外人留宿。「

又有一個三旬上下的男子側旁跪下,畏畏縮縮說道:「小民是長樂村葉十九,先葉康肅公正是小民的祖父。」

小金掌櫃餘光裡瞅著,果然是葉尚書那不成器的後人葉公子。

昔日葉尚書何等的位高權重,為一方之望,不過三世,孫輩竟然縣學都不曾進得,縣學生員見官不跪,口稱學生便是。

隻聽那葉公子說道:「中秋節後一日,小民整天都在家中,並沒有見到外客來訪。」

小金掌櫃如電擊般,瞬間領悟到葉公子的意思,手指著葉公子,咒罵道:「你這個敗家子,胡說什麼,八月十六我同何秀才明明到了你家,你家住在村口牌坊朝西第三家,房屋舊得快要倒了,我們看到了你家裡收藏的黃大癡的畫,哦,畫兒不會說話,嗯,還有你家的老仆作證。」

葉公子訕訕道:「啟稟老爺,中秋節那日各家債主都來要賬,小民無錢可會,隻好躲了出去,八月十六清晨才敢回家,家中老仆也來討要工錢,小民便叫他先回家放假幾日,容我想想法子籌幾個錢。」

小金掌櫃怒道:「老爺莫聽他渾說,葉十九這是怕牽扯到何秀才案中,才推卸責任。」

葉公子委屈道:「老爺冤枉,金福友無中生有,想要誣賴小民。」

二人互相攀扯,喋喋不休,王典史卻是個耳朵根軟的,聽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竟無從分辨,隻得先退堂,命班頭老李把他們倆人暫時收押著。

一時間這樁案子在蘭溪縣傳得沸沸揚揚,或說小金掌櫃圖財害命的,或說葉十九仇富殺人的,更有離奇者說何大奶奶不守婦道,謀殺親夫的。

何大奶奶惱怒不已,何家是縣裡大戶,過得幾日便向衙門施壓破案。

蘭溪知縣劉縣尊雖從省裡回來了,知此案件是個燙手的山芋,便仍令王典史審理。

劉縣尊是少年得意的二榜進士,今歲新任蘭溪知縣,對原先縣令留下來的縣丞,主簿,典史幾個佐貳官是百般看不上,其中猶以無能的王典史為甚。

又過了幾次堂,王典史實在顢頇無用,既沒有抽絲撥繭的斷案手法,也無動用大刑的酷吏手段,劉縣尊那裡又苦苦逼迫結案。

王典史受了申斥還罷了,倒令班頭老李他們三五日要吃一頓板子,手下人等好生埋怨與他。三木之下,什麼口供得不到,偏偏王典史好生迂腐。


設定
字型格式: 字型顏色: 字型大小: 背景顏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