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學姐說完這句,就噤了聲,安靜地與馮學弟保持相同的視線方向。
這裡是浦西靠近人民廣場最熱鬧的主乾道,如古時貴胄擁有的雕鞍寶馬般的豪車,川流不息。
二人沉默地俯瞰了一會兒,馮魁開口道:「學姐,我現在,好想像電影裡那樣罵一句,開好車,就是好人嗎!」
沒聽見耳畔立刻有回應,馮魁側過臉,看著秋爽:「學姐見笑,我是不是太幼稚了?跟中二病犯了似的仇富。」
秋爽道:「你想聽實話嗎?」
「嗯,學姐你說。」
「我的真實想法是,今天受挫後,你有這個情緒,很正常。但是,那個姓黃的公子哥兒,其實談不上壞人。『壞人』兩字兒用來形容他,他還不配。他最多就是,有點傻。」
馮魁撇撇嘴:「他傻?他傻的話,那我就是糗了。為了幾個錢,去跪舔地主家的傻兒子,真是糗大。」
秋爽卻不附和他的自貶,繼續認真道:「那照你這麼說,杜甫可以不要做人了。他當年為了推銷自己,寫的社交詩裡,也有『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學姐,這兩句話啥意思?」
「天天守在富二代門口,有時候還得追著人家的馬蹄或者車軲轆吃灰。」
馮魁問道:「那,杜甫遇到貴人了麼?不好意思啊學姐,我讀理科的,對文學歷史不感興趣,隻曉得杜甫和李白很有名,什麼生平細節就不清楚了。」
秋爽道:「貴人當然沒空給他個飯碗了,不然,他最小的兒子怎麼會餓死呢?」
所謂「大行不顧細謹」,給眼前的活人以精神鼓勵、把他從頹然中拉出來,是首要的,至於偉大的詩人老年喪子,是因為窮困還是戰亂,秋爽直接選擇無視。
馮魁果然苦笑著揶揄:「杜甫也那麼慘啊……」
秋爽把話題扯回來:「馮學弟,不是我胳膊肘往外拐,今天那個黃公子的腔調,確實教養欠奉,但我聽完你的ppt後,仔細想想,如果我是投資人,也不會投你。」
「為啥?」馮魁的眼睛裡,冒出些火彩來,「我的項目,哪裡有問題?」
秋爽對他這反應,略鬆口氣。
男人還好鬥,說明還有救。
沒到萬念俱灰、隻求一死的時候。
秋爽溫言道:「其實,從行業特點來講,你的機器人,和我手裡的活人,所提供的助老服務,是有競爭關係的,所以,我的意見,對你更有參考價值。這裡太冷了,我們找個咖啡館坐下細聊,好嗎?」
馮魁琢磨琢磨學姐前半段話,還真是如此,遂點頭挪步,跟著秋爽往橋下走。
下了橋,迎麵撞見胡戈,秋爽並不詫異。
這老好人,就是敦厚又不乏細心。
當麵從不違逆自己的指令,一轉頭,立刻分神盯著呢,隨時準備搭把手幫忙。
倒是胡戈,大約怕秋爽覺得自己看低她的控場能力,趕緊開口解釋:「阿姨們叫肚子餓,去墊墊飢,我過來看看,要不要接你們上車。」
秋爽擺手:「沒事,你管你,今天務必把阿姨們的暫住證辦好。我和學弟去聊聊合作計劃。」
胡戈看這位「馮學弟」不像麵無人色的模樣,一顆心也落回肚裡,轉身走了。
秋爽與馮魁就近找了個小咖啡館,點完熱飲落座後,秋爽直入主題:「你的ppt裡,先不說將來那種仿生機器人了,就哪怕是那種所謂的智慧穿戴尿不濕機器,也還是要有活人去操作和定期清理的,卻要賣到每台三萬塊,還不算日常耗材。我問你,一個成人尿不濕,才多少錢?尿不濕可都是一次性的,用完了就能扔。」
馮魁不服氣道:「那怎麼能一樣?我們的智慧穿戴機,容量大、直排到那個吸塵器一樣的收納器裡,可以連續工作24小時,就不用護工看著了。」
秋爽瞪著眼睛往椅背上一靠,毫不掩飾自己的震驚:「學弟,你去醫院或者養老院,紮紮實實地蹲點調研過沒有?臥床老人,最多不超過兩個小時,就要護理員去給他們翻身的,不然,褥瘡感染,引發肺炎的話,人可能就沒了。你今天對黃少爺提到了褥瘡,我還以為你們很了解。」
馮魁吃了噎,一時找不到第二個理由反駁。
秋爽的口吻仍然溫和,但意思很犀利:「所以,學弟,即使我相信,你的本意,不會像黃少爺那樣,對老人,尤其失能老人群體,像看待垃圾一樣嫌棄,但你們研發團隊,是不是平均年齡也就三十多?其中多少人有照顧家中失能老人的經驗?那些半失能的、甚至全臥床的老人,他們不是一盆室內綠植啊,你裝個自動澆水係統,就萬事大吉了。」
馮魁在秋爽這一大段輸出後,終於抓到了自己辯解的點:「學姐,我也不怕說句得罪你的話,你是文科生,你們文科生都很感性,對機器替代活人天然地排斥。我們理科生就不一樣了,我們尋求科技的不斷飛躍,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機器做得比活人更好。」
秋爽邊喝咖啡,邊盯著對麵振振有辭的學弟。
馮魁被盯得發毛:「我這話有錯嗎?」
秋爽點頭:「作為口號,沒錯,作為研發產品的唯一指導思路,有錯。這不是什麼人文關懷和科技狠活的價值觀沖突,而是實踐的證明。」
「實踐證明了啥?」
秋爽打開手機裡存的視頻,出示給馮魁:「實踐證明,目前對科技盲目樂觀,會被打臉。我給你舉個例子,日本是目前在養老護理賽道做機器人最深入的國家。日本人開發的hug起重機器人,在護理院裡試用沒多久就暫停了,因為老人們普遍反映,被抱起來和『運送』的過程,很不舒服。我也看了國內幾個仿版產品的視頻,估計為了吹噓起重效果,廣告裡的試用者,都是身體結實、體重不輕的中青年男性,機器人一下子就把他們托起來了。但我問你,這種機器人產品的重點,難道是負重高、跑得快嗎?許多臥床老人肌肉萎縮,體重還沒到你們小夥子的一半,而且渾身本來就沒有多少支撐力,還要以這種姿勢被拉來拉去,不是造孽嗎?」
馮魁細看視頻中的產品演示,沉吟道:「你的意思是,這種hug機器人提供的護理感受與質量,遠不如活人護工?」
秋爽點頭:「一台hug幾萬美金,平時還有養護與維修成本,效果卻遠不如月薪不到一千美金的護工。資本,它為啥要投這樣的產品?再說你的遠期目標:人形護理機器人。美國目前那個叫ryan的機器人,一次新版本的開發費用是大幾百萬美金,單台售價四五萬美金,還得加上軟件更新、硬件維護、操作者培訓的費用,就算出租給養老院或者居家養老的人,每月租金也得兩三千美金,即使在上海,這個錢,也夠雇兩個全職保姆了,何必租個遠不算真正『仿生』的機器人?所以,現在的資本,出手人工智能的,不過是些送餐機器人、醫療康復輔助機器人之類。養老行業的風投,還是集中在康養地產這種回報又快又高的項目上。」
馮魁聽著聽著,收起了片刻前的倨傲與不甘。
待秋爽講完,他沉默少頃,嘆氣,自嘲:「這麼一看,那黃少爺,倒也不傻,卸妝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是差不多的,的確更適合投資。」
馮魁雙手捧著咖啡杯,又縮回了圈椅裡,顯露頹態。
秋爽往前探了探身:「學弟,我覺得你很棒,我們都很棒,我們眼裡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小情人金絲雀,而是全社會的老人群體。我囉嗦那麼多,不是要打擊你,而是怕你繼續鑽牛角尖。所以我建議,你跟著我們團隊,實地調研一年,看清楚真實的半失能或者失能老人群體的需求,也明白我們護理群體需要怎樣的輔助工具。你應該去研發真正有用的小型科技產品。至於資金,與其求助那些要簽苛刻對賭協議的投資人,你為什麼不直接向銀行貸款呢?」
「銀行貸款要抵押房產。創業後,為了支付研發費用,我在上海唯一的一套房子已經賣了,我和老婆女兒,租房子住。現在公司賬上隻剩25萬,勉強夠員工1個月工資。學姐,你剛才上天橋的時候,我確實想過,跳下去算了。」